短期期權 — 充滿潛力的衍生產品類別
David Lutz
證券產品發展部高級副總裁
2024年10月4日

Thomas: 本集主持岑國譽(Thomas Shum)           

David本集嘉賓香港交易所證券產品發展部高級副總裁David Lutz


 

Thomas: 歡迎收聽最新一集HKEXVoice。我們的管理層與業界專家不時通過這個頻道分享他們對香港金融市場發展的一些見解。我是今天的主持,來自企業傳訊科的岑國譽Thomas。香港交易所的衍生產品市場(包括期貨及期權)正在日益增長,2024年上半年的日均成交量創出新高。為配合衍生產品市場的增長軌跡,香港交易所剛推出了每周恒生科技指數期權及將推出每周股票期權,進一步為投資者提供更廣泛的風險管理工具選擇。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香港交易所證券產品發展部高級副總裁David Lutz,他主要負責證劵衍生產品開發及市場發展。David,歡迎你。

David : 謝謝你Thomas,很高興能夠與大家交流。

Thomas: David,可以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衍生產品市場的現況嗎?

David: 當然可以。香港交易所近年的股本衍生產品市場表現強勁,今年的成交量有望創出歷史新高。截至8月底,衍生產品市場的平均每日成交量達到約138萬張合約(同比升5.5%)。香港交易所的股本衍生產品業務主要聚焦於三個重點產品領域。首先是恒生指數產品系列,包括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及恒生科技指數等香港主要指數。此外,我們也擁有非常龐大的個股衍生產品市場。最後,我們亦有 MSCI指數系列這款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產品。今年我們的衍生產品市場增長强勁,刷新多個成交紀錄,最主要有四大因素:首先,恒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的強勁增長使其正式成為香港市場的第三大旗艦級產品;其次,實物交收的期貨期權合約(Options on Futures )持續增長,所有期貨期權產品都不斷創新高;第三,股票期權市場的成交量也有望在今年創下新高;最後,每周指數期權產品也正在穩步增長。

Thomas: 在每周指數期權這方面,我們現時有哪些產品?

David: 我們於 2019 年推出每周指數期權,提供的產品包括恒生指數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每周指數期權,兩者的增長均十分強勁。年初至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每周指數期權的成交量按年上升47%。恒生指數每周指數期權的成交量按年上升 20%,更重要的是,現時其成交量佔整個恒生指數期權產品系列總成交量約 35%。即是說,在香港市場買賣的各式各樣 恒生指數系列期權產品當中,有35%都是買賣每周指數期權。

Thomas: 為什麼每周指數期權如此受投資者歡迎?

David: Thomas,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所有類型的期權合約都不乏支持者。我們有短期期權合約,也有長期期權合約,合約到期時間的長短不同,風險也不相同,因此市場參與者理論上應該選擇最適合其投資風險管理目標的期權產品。不過,無論是香港市場還是全球市場來說,我們發現越來越多投資者選擇短期期權。其中一個原因是與「時間」相關——期權到期時間越短,期權金就越便宜,反之則越貴。為什麼時間很重要?我們不妨透過以下三點來解說。首先是效率。如果你對後市有自己的看法,例如你認為市場會上漲,因此想買入認購期權;或者你認為市場會下跌,就要買入認沽期權,而為了提高投資回報率,你自然想付出最少的期權金。就像剛才所說,短期期權合約的期權金更便宜,因此如果你選擇短期期權合約,投資回報會更好,效率會更高。第二點是精準度。我們可以來看看這個例子:你已經持有相關股票或相關指數的長倉,同時想保護你的持倉,因此你打算買入認沽期權,原因可能是即將會有經濟數據或業績公告發布。如果用的是每周期權,便可以精準操作,將合約期對準業績公告或經濟數據發布那一星期。倘若透過每月期權來操作,便可能要付出更高的時間成本,但實際上你關注的相關事件只是那特定事件而已。第三,很多持有相關指數或股票長倉的投資者,希望透過出售認沽期權來反向套利。但如果選擇每月期權,就只能每個月出售期權一次,但如果有每周期權,靈活性就大大提高,可以在第一個星期或第二個星期出售期權賺取收益。而在第三個星期,若衡量風險後也可以選擇不進行交易,然後在第四個星期再重投市場。每周期權的投資靈活性比每月期權大幅提升。剛才討論的效率、精準和靈活性,是香港乃至全球市場短期期權迅速增長的關鍵原因。

Thomas: 非常清晰的解釋,謝謝你David。事實上,我們剛剛推出了每周恒生科技指數期權,我知道將來也有其他令人期待的新產品。你可以分享一下嗎?

David: 當然可以。在9月初,我們推出每周恒生科技指數期權。恒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在香港不斷增長,年初至今,每月期權成交量按年增加了65%。引入每周期權,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高效、精準且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從而提升了恒生科技指數衍生產品的發展。另外,我們將於今年11月推出每周股票期權。我們將成為亞洲地區首批提供每周股票期權的市場之一,相關股份包括香港一些重要金融機構(如滙豐銀行、香港交易所及中國平安)以及一些區內領先的科技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比亞迪、京東、百度及快手)。

Thomas: 你與市場參與者交流時,他們對我們的短期期權產品有什麼看法?

David: 市場參與者都樂見這些新產品的推出。他們的反應十分正面,很期待配合每周恒生科技指數期權及每周股票期權正式推出。我們的莊家也大力支持這些新產品的推出,許多全球莊家都來到香港市場,為這些合約提供流通量。也有市場參與者詢問我們何時會擴大每周股票期權的範圍。對此我們會仔細考量。我們不想擴大範圍的步伐太快,否則可能會分化了每月和每周合約的流動性。但視乎市場回響以及第一批每周股票期權的表現,我們對未來增加更多每周股票期權持開放態度。

Thomas: 似乎投資者都很感興趣。你之前說過,有良好的市場結構對衍生產品市場的成功發展至關重要。那最近我們實施了哪些市場優化措施來保持香港衍生產品市場的活力和增長?

David: 當我們說到在香港建立一個優秀的衍生產品市場、使香港成為風險管理中心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龐大且多元化的市場參與者群體,另外,產品種類要豐富,還有就是要有一個高效的平台。我們認為,推出這些短期期權產品以及擴大它們的範圍,正好符合第二個條件,為投資者提供一系列真正切合投資需要、所有人都想買賣的產品。至於具備一個有良好市場結構的優秀平台,我們最近也對持倉限額制度做出重要改革。在2023年12月,我們將單一股票期權的最大持倉限額從15萬張合約提高到25萬張合約。這可是一項重大的改變,有助於股票期權市場的股票流通量的增長。我們又實施了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等措施。如果你持有一個短期期權,一星期後就到期,卻因為颱風的關係而令交易要中斷一兩天,這會對市場造成很大影響。因此,能夠確保短期期權市場不受天氣影響而保持如常運作,對市場的健康和長期成功尤為重要。最後,擁有一個出色的技術平台也十分重要。我們現有的平台便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也會繼續優化以配合短期期權產品的交易,接下來還準備投資開發領航星衍生產品平台(ODP),令我們的技術平台更上一層樓。所以,不論是我們現有的平台,還是我們的其他優化措施,以及我們的平台如何能支持香港衍生產品市場生態圈的整體發展,我們都感到無比興奮期待。

Thomas: David,多謝你參與今天的節目,詳細地向我們解說了衍生產品市場的各方面發展。

David: 謝謝你Thomas。

Thomas: 我們也十分期待稍後推出的新產品。感謝各位聽眾收聽本集播客。歡迎瀏覽我們的社交媒體平台收聽其他集數。有關香港交易所和旗下市場的詳情,請瀏覽香港交易所網站www.hkex.com.hk。下集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