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以外,實現真正董事會多元化
2024年8月13日

Kelly: 本集主持香港交易所上市科政策及秘書服務高級副總裁李婉愉 (Kelly Lee)            

Keith: 本集嘉賓安永亞太金融服務資深合夥人包凱 (Keith Pogson)


 

Kelly歡迎收聽香港交易所全新的 “GetOnBoard” 播客系列,與大家分享企業如何邁向董事會多元化。我是香港交易所政策及秘書服務團隊的李婉愉,也是今天的主持人。香港交易所是第一家強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結束單一性別董事會的國際交易所,我們對此引以為榮。現時,超過85%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已委任至少一名女董事。結束單一性別董事會的三年過渡期將於2024年年底完結,我們正在幫助那些尚未達成目標的公司踏出董事會多元化的第一步。

今天我很榮幸邀請到安永亞太金融服務資深合夥人包凱(Keith Pogson)與我們一同談談董事會多元化這個議題。Keith是香港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前主席,對於香港交易所推動香港企業邁向性別多元化的各項措施非常熟悉。

歡迎你,Keith

Keith: 謝謝Kelly。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再次和你一起探討這個重要議題。

Kelly: Keith,讓我們從即將發生的重要限期說起——香港交易所要求2,600家上市公司最遲在今年年底前結束單一性別董事會。根據你從前擔任上市委員會成員的經驗及你與客戶的接觸,公司通常會遇到哪些挑戰,導致他們難以組成多元的董事會

Keith: 我認為答案很簡單——就是人脈。對於規模較大的公司,這不是個難題。他們可以外聘中介,又或是透過管理層的人脈關係來找到合適人選。但對不少規模較小的公司來說,這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外聘中介成本對他們而言較高。但這是不是代表做不到多元董事會?當然不是。市場上有許多能力非常出眾的女董事人選,這些公司也可以循不同途徑來達成目標,例如擴大自己的人際網絡,又或是利用市場上可以使用的資源來幫助自己。舉例而言,婦女基金會最近建立了一個名為Women to Watch的資料庫,列出隨時準備好加入董事會的女性人才供企業參考。

Kelly: 對的,市場上有不少資源可以幫助公司邁向董事會多元化。接著讓我們來談談無意識偏見 (Unconscious bias)。有時這還真會影響一個人甚至整個董事會的判斷,而當事人卻沒有意識到。你認為董事會在甄選董事時,可以如何避免陷入這種偏見

Keith: 你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這件事。其中一個是要了解董事會的需要,評估一下公司董事會需要的是哪些人才。分析過程不必很複雜——做一份表格,或者自己想到的其他方法都可以。然後你就會發現,公司董事會現正欠缺哪個領域的人才或是需要哪個領的專業知識等等。當然,董事規定亦必須符合聯交所的規則。有些公司會做多一步,就是在評估人選時將部分個人資料從履歷中移除,以求消除無意識的偏見。但也有許多公司不會這樣做,他們認為做了技巧評估已能幫助公司作出正確決策。

Kelly你剛剛提及的技能評估以及了解董事會的需要都與我們最近刊發的企業管治守則諮詢文件中提出的建議有關。另外,諮詢的其中一項建議就是要求提名委員會中至少有一名女性。有些聽眾可能對提名委員會不太熟悉,你可否向我們介紹一下提名委員會的角色和職責,以及提名委員會如何幫助公司建立更多元化的董事會?

Keith: 簡單來說,提名委員會決定董事會的組成。歸根究底是講求供求的平衡。先從需求那邊說起,提名委員會必須清楚相關要求,也就是說要清楚了解董事會任期以及是否有董事退任而出現空缺,或者可以說繼任規劃。提名委員會亦需要了解及評估董事會需要怎樣的人才技能。這是需求。第三項要素可能是評估現屆董事會的能力和運作,正式或非正式的評估都可以。最終目標是了解董事會有沒有發揮到它的作用。如果未如理想,便要再考慮一下現有的董事會成員是否都是適當的人選?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當中需要非常客觀的分析,但目的都是取得最佳的結果。而另一方面,在供應方面,提名及遴選程序該如何進行?這並非只關乎揀選合適的人,還有例如面試是由誰來進行,要外聘顧問公司幫忙嗎?還是內部自己進行?是否要刊登廣告?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招聘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程序,但到底要如何進行呢?另外還要考慮到合規性的問題,例如應如何委任董事和進行相關程序?總而言之,就是平衡供求,再找到適當的人選

Kelly: 我很喜歡你以供求關係來解釋這件事。在推廣董事會多元化以至提升管治質素方面,有沒有一些指引或原則你認為提名委員會或董事會應考慮?

Keith: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一些問題。需知道,現在我們說的董事會多元化及企業管治是為公司、為股東、為大眾做對的事。若公司的考量僅是合規上的問題,我會說你弄錯方向了。這並非只是去符合某些規定,而是最大程度上提升董事會和公司的表現。所以這方面的關鍵在於先退後一步作反思,想想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所做都是對的嗎?做得如何?就我的公司而言,在我們考慮如何確保內部多元化的同時,我們會反問自己:一位有著多元化思維的領袖在處理職位招聘時會如何作出決定例如當同時有三位女士或三位男士應徵同一職位,是否應考慮找不同性別的人士來參與遴選程序?久而久之,這個多元化的思維就會融入公司的日常運作中,不再只是關乎合規,因為此舉行之有效,有助公司長遠發展

Kelly: 很認同你的說法——這不只是合規問題,而是如何將原則融入公司的營運當中,達到更佳的效果。現在我們來看遠一點。你認為企業管治的未來會是怎樣發展?你認為其他市場有沒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值得香港借鏡和學習?

Keith: 首先我要感謝香港交易所,你們最近的諮詢工作採納了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概念,實質上等同在香港試行,例如獨董任期、超額任職董事、確保董事具有適當的技能、培訓規定等等。這些都是明智又緊貼全球趨勢的舉措,全都十分實用。不過我還是認為,更重要的大趨勢是董事會(尤其是大企業的董事會)都漸漸不再單純為合規而合規,是大家都開始為對的理由而進行企業管治,而這個對的理由就是:它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所以現在公司更著眼於如何充分提升效能,當有適當的管治加上合適的董事人選,自然會事半功倍。

Kelly: 謝謝你,Keith。今天我們先談到這裡。發行人和有興趣人士若想進一步了解董事會的多元共融,歡迎瀏覽香港交易所最近推出的「董事會多元匯」網頁。詳情請瀏覽香港交易所官方網站。謝謝收聽 #GetOnBoard 第一集播客。請密切留意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