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亞洲實現淨零目標的八個方面
Paul Chow
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
2025年4月14日

在亞洲加速推進區域發展和碳中和的進程中,各地區越來越重視引導資本來助力實現淨零目標。

交易所作為資本樞紐,連同他們所衍生的碳市場生態圈,在這個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碳市場的誕生為企業開闢了多元化的減排路徑:企業除了內部開展減碳活動外,也可以通過碳市場購買碳信用,推動市場資金投入像植樹造林及綠色技術開發等氣候項目。

據MSCI預測,全球碳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達到350億美元。要達到該增長目標,市場需要構建透明高效的交易基礎設施與標準體系。


香港交易所這樣的資本樞紐,在連接資本和氣候項目,發揮碳市場的潛力方面能夠發揮甚麽作用,幫助亞洲地區加速邁向綠色未來。

香港交易所一直致力建立可持續發展金融生態圈,推動氣候融資,引導市場資金投入綠色項目。我們的其中一項工作,是建立碳信用交易市場平台Core Climate,將亞洲各地的氣候項目與全球的綠色項目投資者連接起來。

Core Climate 參考了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提出的「21項良好實踐(21 Good Practices)」,致力為亞洲自願碳市場構建可信賴的交易基礎設施。Core Climate平台擁有超過百名機構參與者,其中包括國泰航空等大型企業,最近的一個成功交易案例是國泰航空於2024年12月通過Core Climate平台結算了5萬噸自願碳信用。

但這僅僅是起步。隨著亞洲的自願碳市場不斷發展,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像香港交易所這樣的資本樞紐,在連接資本和氣候項目,發揮碳市場的潛力方面能夠發揮甚麽作用,幫助亞洲地區加速邁向綠色未來。

我們相信至少有以下八個方面。


1. 倡導碳信用發揮適當作用

亞洲不能單靠碳抵銷來解決氣候危機。香港交易所鼓勵企業將直接減排措施放在首位。而碳信用作為補充手段,可以用來抵銷無法避免的碳排放。企業仍需要努力從源頭減少排放。

例如,中國建築國際通過Core Climate購買碳信用,以抵銷香港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 PARK2)建築項目的剩餘排放量,使該項目成為中國首個碳中和建築項目。


2. 促進國際認可的碳信用交易

各類氣候項目及其產生的碳信用產品,質量有高有低。

為幫助市場參與者篩選有品質保證的碳信用產品,Core Climate平台採用了國際認證標準。目前Core Climate上交易的碳信用均是來自經國際認證標準(包括黃金標準核證減排量(Gold Standard’s Ver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和Verra的核證減排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獨立認證的項目。

我們也鼓勵市場持續審查碳項目及其核證機構,提升自願碳市場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從而有助於推動社會的減碳進程。


3. 提倡發行人披露ESG信息,包括碳信用使用的相關信息

香港交易所提倡發行人遵守國際認可的氣候披露及匯報準則。在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框架下,發行人必須披露碳信用的使用情況、可信度及相關信息。其中包括,發行人使用碳信用的計劃,以及碳信用將由哪些第三方機構驗證或認證等信息。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強制披露,提升碳市場的透明度及標準化,並鼓勵發行人將ESG納入到其日常運營的策略中。


4. 跨境互聯互通

提升互通性,對於在亞洲建立高效、流動性充裕的聯合碳市場至關重要。但因為跨境聯合碳市場涉及不同司法管轄區,所以發展難度很大。

目前,Core Climate 是唯一同時接受港元和人民幣結算的碳市場。香港交易所也曾與中國內地的兩個碳市場(北京綠色交易所和深圳綠色交易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分享專業知識,希望能探索未來跨境交易、結算及相關方面的合作。

香港交易所也於2022年成立了香港國際碳市場委員會,成員包括國際和亞洲碳市場專業人士、領先的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我們希望能夠集思廣益,助力香港發展國際碳市場。


5. 優化場外碳交易

由於碳信用產品的特殊性,全球市場中,碳信用主要以場外交易為主。但場外交易難免會影響市場效率。

Core Climate致力構建一個透明、高效的碳市場,減少場外交易中出現碳項目價格及信息不對等的情況。

Core Climate採用「貨銀對付」結算機制,有助降低對手風險,提升交易雙方的信任度和交易效率,便利交易雙方。


6. 採用新技術

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運用可能會使碳信用的追蹤更加透明高效,並有助於跨境交易,我們因此對於利用區塊鏈等技術來解決現有碳市場問題持開放態度。

我們與香港金管局合作開展Ensemble項目,測試批發層面央行數碼貨幣(wCBDC)用於銀行間結算的可行性,以及探索採用分布式分類賬技術(DLT)將現實世界資產(包括碳信用)代幣化的可行性。


7. 搭建對話平台,促進交流

應對全球氣候危機需要各領域協同行動與國際合作。作為推動自願碳市場發展的重要實踐,香港交易所將於4月15日舉辦國際碳市場峰會,搭建跨區域、跨領域的對話平台。

本次峰會,以圓桌會議、對話環節和主題演講等形式,重點聚焦監管框架協同、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數碼技術創新應用及區域合作等議題。

此外,香港交易所ESG Academy也持續為香港上市發行人提供市場教育及培訓支持,協助企業建立ESG風險評估體系與管理機制,確保香港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們也發布了《淨零排放指引》,為企業設立淨零目標提供參考指引,並鼓勵企業通過Core Climate參與碳市場。


8. 發展可持續金融生態圈

香港市場提供的一系列可持續金融工具(如綠色債券、ESG ETF 和碳信用)可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其中碳信用是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工具。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不斷提高、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大家也逐漸意識到市場需要有更多的創新產品和工具。雖然 Core Climate 提供的產品目前以碳信用為主,但我們也正在探索其他潛在產品,以擴大市場生態圈,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選擇。


展望未來

香港交易所的目標很明確 —— 釋放資本市場潛力,致力推動亞洲加速實現淨零未來。

值得關注的是,亞洲碳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極需要構建成熟的誠信框架,以激活市場流動性和活力。

如何構建這些框架也是本次國際碳市場峰會的重要議題。本次峰會由香港交易所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聯合舉辦,邀請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中介機構和綠色技術公司齊聚一堂,就議題展開討論,探討自願碳市場的發展方向。

本次峰會也將以國際證監會組織的指引為基礎,關注如何提升標準、透明度和跨境互聯互通,同時強調數碼創新的關鍵角色,啟發整個碳生態圈的對話和行動。

我們明白,資本市場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方面定會發揮關鍵作用。我們期待與香港、亞洲以及全球合作夥伴攜手,共同推動全球淨零轉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發揮力量。

如欲進一步了解資本市場對推動淨零轉型的作用,歡迎參加國際碳市場峰會或瀏覽Core Climate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