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10項最新技術發展
2025年6月24日

中國及亞洲在創新科技之路上全速前進,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機械人等等領域屢創新猷。過去一年,許多不同企業都推出了各式嶄新技術,像人性化機械人、鈉離子電池、新一代醫療突破等,不但令人眼前一亮,更具重大實際影響力。

這些新發明的背後,不少都是來自通過香港資本市場生態圈融資發展的公司的努力成果,以下便是其中來自不同行業的十項重大科技發展。

#1 人性化機械人
一家中國科技公司最近研發了一個能識別人類情感並辨別不同表情的人形機械人,將全球機械人發展水平提升到另一層次。這個機械人配備特製感測器,能識別數十種人類面部表情,比傳統工業機械人只能單向完成指定的工作,更能有效與人類共同合作。這款新的人工智能驅動機械人已推出市面,部分已在工廠中與真人員工一同工作。機械人已從概念原型發展成能夠協助和參與生產流程。

#2 新一代癌症治療
一家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研發了一項治療,能識別並幫助身體更有效擊退癌細胞,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方向、新盼望。這項雙重療法能針對一直被認為無法治癒的腫瘤,早期臨床數據亦顯示其能有效對付多種癌症。療法的試驗正在多國展開,過程中推動了腫瘤免疫領域的發展。

#3 質優價廉的伺服器
全球企業均對人工智能需求若渴,紛紛配備驅動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一家中國科技公司研製了小巧袖珍、運用液冷技術的伺服器集群,用以應付人工智能相關工作。這些系統可提高能源效益,但售價只是入門水平,性價比極高。有些小型企業、偏遠工地及工場,需要人工智能設備但無足夠經費或空間購置昂貴又大型的數據中心硬件,這樣的伺服器自然是不二之選。

#4 防風沙無人駕駛車輛
在卡塔爾,若在沙漠駕駛遇到沙塵暴便無法前行,但在哈馬德國際機場,無人駕駛行李車可以暢通無阻,來去自如。這個無人駕駛行李車系統由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科技初創公司開發,是人工智能駕駛的一個里程碑,即使面對嚴峻環境,仍可全自動的運用視覺和思考能力執行所需行動,完全不涉真人操作。這項發明成功促進自動化,提高營運效率及安全性,並推動智能機器融入人類日常生活。

#5 更潔淨的晶片
隨著全球電子業追求迅速、潔淨及高效,市場對氮化鎵晶片等新一代電子晶片的需求大大增加。相比以往的矽晶片,氮化鎵晶片更小、發熱量更低、更節能,為更快速的充電裝置和更高效的電動車提供動力。

#6 更輕巧、高效的電動車
電動車風靡全球,業界的創新也絕不怠慢。最近中國一家具領導地位的電動車公司在工程領域取得突破,創造出全新的綜合電力驅動裝置,可將能源效率提高 15%、系統減重20%。開發電力驅動裝置並非新鮮事,但這次的新裝置以輕巧、潔淨而馬力強見稱,令這家公司在全球發展急速、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脫穎而出,一躍登上頂尖公司之列。

#7 更快捷的人工智能驅動藥物研發
醫藥研發分秒必爭,最新推出的全球首創人工智能驅動平台改寫了藥物研發的規則。新平台是業內一大突破,它利用了人工智能直接運用基因數據進行複合體蛋白的結構預測,然後使用自動機械人系統開發,再快速進行有效性測試。這項新發展不但象徵科學上的一大躍進,也為世界各地翹首以待、盼著早點接受針對性治療的病人帶來曙光。

#8 由鹽動力推動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一家科技公司最近發布了一款新型鈉離子電池,作為電動車用鋰電池的其中一款替代品。這款電池的原材料供應更充裕和容易取得,而且14分鐘就可以充滿80%電量,不僅大大降低火災風險,更可顯著減少對稀缺資源的依賴,是更靈活、更大眾化的替代方案。

#9 全新系統視聽功能齊全,實現人工智能駕駛
近期多家中國公司在推動自動駕駛方面有非常突破性的創新發明,其中包括利用一款2025年發布的新一代晶片開發了全新人工智能系統,通過視覺、聲音和語境輸入,實現多維感知探測周邊環境的變化。這是邁向可擴展自主智能的一大步,亦足見中國走在智能交通發展的前沿。

#10 串流更流暢,也更環保
中國一家科技公司於2025年推出了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視訊壓縮技術,可以縮減檔案大小而不影響品質,解決串流影片不流暢的問題。這項技術潛力極高,不僅讓用戶可以較低的成本享受更佳串流影片、平台可以節省傳輸和儲存方面的開支,更可減低串流的能源需求。

這些技術創新引領業界新思潮,帶來顛覆業界的突破發展,創造無限可能性。

在前沿公司嶄露頭角的新時代,香港交易所憑藉與時並進的上市制度,提供全面的集資渠道和龐大的產品生態圈,擔當著連接資本與創意的重要角色,致力推動香港、中國內地、亞洲以至全世界迎來更多創新浪潮。

按此了解更多香港資本市場的最新動向。

按此了解有關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詳情。